世界禁毒日临近,某日随队视察强制戒毒所后社会责任感油然而生。
关于毒品,早年间常听到的是鸦片、吗啡、海洛因,近年在媒体禁毒宣传和一些影视剧的场景里又多见冰毒、摇头丸什么的,成瘾性和毒性都比以前的强N倍。另又有可卡因、杜冷丁、咖啡因、安纳咖、三唑仑等,但凡吸食、注射毒品的,能使人形成瘾癖,精神偏执,行为失控,传染疾病,危害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毒瘤。当前对广大青少年们提高防毒、拒毒自我保护意识,增强抵制诱惑的能力的禁毒戒毒工作任重道远啊。因为俺知道,本地确有不少“粉仔”深受毒品的危害,其家人的无奈痛苦与社会的呼唤让人不得不关注这个话题了。
这天,一行人驱车来到本地禁毒工作的一个窗口。强制戒毒所位于东郊约12公里高德镇附近,占地40亩。大门旁,是一个能同时60人互通电话的接见室。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大墙上“治疗、康复、教育、挽救"”的大字格外醒目,三个篮球场和1800平环形跑道上身着身份标志马甲的一组组人员正喊着号子做队列操练。穿过一个600平康复劳动厂房,转入一个回廊可看到一间间干净整洁的宿舍。
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这里已安装了红外线报警的电脑监控系统,一脸严肃的管教人员出出进进的身影让人感到像是学校又似监仓……


目前,该所拥有强制戒毒床位500个,自愿戒毒床位100个,下设五个科室,参与戒毒工作的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师和管教干部,是本地唯一一家强制戒毒机构,现为全国一级强制戒毒所,也是广西唯一三次通过复核获得一级所荣誉的戒毒所。

看得出,戒毒所有很强的人才、技术、场地环境的优势。为完成对全市在册吸毒人员全部进行强制戒毒、探索适合市情的强制戒毒工作模式,所领导们没少花了心思,对吸毒人员采取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毒品危害教育、道德伦理教育、体能训练等多方面的治疗康复措施。针对戒毒人员戒毒后的复吸这个世界难题,戒毒所主要从所内脱毒治疗、心理康复治疗和所外的社会心理干预三方面进行,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戒毒治疗过程,即包括的三个阶段:躯体脱毒、心理康复及回归社会后的防复吸工作。
所长说,在老百姓中对戒毒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吸毒者躯体脱毒后就算戒完毒了,其实问题不是这么简单。戒毒不等同于感冒、心脏病等疾病,躯体脱毒仅仅是一个开始,戒毒的重头戏在于康复治疗和回归社会后的后续照管,一个“八进宫”的复吸者就是很好的说明。所长颇有几分无奈地解释说,据不完全统计,戒毒人员解除强制戒毒后,五年内重新复吸戒毒人员高于90%,造成毒品依赖者高复吸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毒品的存在和可获得性,有稽延性戒断症状的困扰,有心理渴求难以消除和重返吸毒环境、毒友引诱,有社会、家庭支持差,还有康复治疗、回归社会措施得不到开展等等。
当然,提到问题就会提到困难。所长嗫嚅一阵很为难地表示,由于政策形势都变化了,戒毒人员的戒毒费没有保障了。因为国务院颁布的《强制戒毒办法》规定强制戒毒期限最长的不得超过1年,缴纳经费或不缴纳的都是强制戒毒1年才能出所,于是有经济能力戒毒人员及家属就不愿意缴费了,因为交不交费强戒满一年都得放人,否则是违法羁押。还有,由于戒毒复吸率高,符合条件出所的戒毒人员家属绝大多数不愿意交戒毒费,他们对戒毒失去信心而故意留人在所里,以免出所后搞得家庭不得安宁,从而把包袱丢给政府。
唉,看来戒毒出所人员失控问题一直影响社会的禁毒效果,已不再单纯是公安戒毒机构一家的事,可见将帮教工作的关口前移多么重要,必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戒毒人员社会帮教工作了;而尽快将戒毒人员戒毒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拨款,以确保禁吸戒毒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样重要……真希望那些曾经幸福的家庭再能美满,无助的母亲们也不会再焦虑,渴望和谐的社会看到希望。
字体:大 中
小 [By[海边螺]
in [心底潮汐]
at 12:27:51]
|